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群园地 >>专题报道

党群园地

专题报道

  • 2024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宣传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全民病毒性肝炎防治意识,最大限度遏制新发感染,有效发现和治疗患者,切实减轻疾病负担,尽早实现“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什么是病毒性肝炎?肝炎是肝脏的炎症,主要由病毒、酒精、药物、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最常见的是病毒性肝炎,按照其病毒系列不同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和未分型肝炎。病毒性肝炎均有传染性,甲肝病毒和戊肝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丁肝病毒只有在乙肝病毒已存在于肝内或者同时侵入肝内才能建立感染。乙…

  • 中医的灵魂在于经典经典的应用精髓体现于经方为更好地传承经方医学,发掘经方应用潜力,提高中医药国际影响力,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华医世界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北京国际经方大会暨经方高级培训班”于8月20日至21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线下会场设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何庆勇教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李步满共同担任大会主席。首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副院长冯兴中教授向本次会议致贺词。他指出,作为首届北京国际经方大会,第一要明确经方的定义,其次要运用现代科学知识阐释经方的疗效机制,实现中西医结合的突破。他强调,作为中医人,应传承中华文明和…

  •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开始施行,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将同时废止。医师法为保障医师合法权益,规范医师执业行为,加强医师队伍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效法律保障。新的修订有什么亮点,我们一起来了解:

  • 为广泛宣传安全用药知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以赛促学, 12月27日,药剂科、护理部、院工会、医务处共同举办了2021年度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安全用药知识竞赛。副院长冯兴中、院长助理萧凯、医务处长张小芊、院工会副主席郝玉华、护理部主任王华枝、药剂科主任张玉秋出席竞赛。来自18个科室的36名选手参加竞赛,药剂科高鹏与内分泌科护士长王峥主持竞赛。院长助理萧凯致开幕词,表达了医院对用药安全的重视,强调了用药安全在医疗活动中的重要性。初赛的笔试环节,选手们应用问卷星紧张答题中。在决赛的必答题、抢答题环节,选手们积极应对,全力作答。经过决赛阶段的激烈角逐,一、二、三、等…

  • 今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卫健委组织医疗队进入青藏高原地区,对口支援帮扶称多县人民医院。称多县隶属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中部,是国家江河源自然保护区县之一,也是江河源头县之一。境内地形复杂,地势高亢,平均海拔4500米,土地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3万人,境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悠久的藏文化内涵。称多县属于全国最艰苦的六类工作地区,是全国最贫困的十二个县之一。李杰飞初入高原的我们,都出现了高原反应,在吸氧的同时口服了激素才逐渐好转,经过短暂调整,我们立即投入到对口帮扶工作中。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卫健委组织的第一批队员抵达称多县人民医院(左二:李杰飞)称多县人民医院位于称多县城,到了县医…

  • 9月7日,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妇产科学系第三期青年医师疑难病例研讨会在我院举行。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及我院妇产科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同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疑难病例分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教授陈敦金、医师陈艳红,长庚医院妇产科主任廖秦平、副主任黄振宇、副主任吕涛,华信医院妇产科主任陈静,我院妇产科主任王艳琴、教学秘书医师杨冬妹以及多位青年医师参加本次学习沙龙。我院妇产科副主任徐静主持活动。首先,王艳琴在欢迎词中说道,每例疑难病例背后都有故事,会给人留下深刻记忆,希望通过沙龙学习的形式分享、学习、讨论疑难病例,增加交流机会,促进共同协作发…

  • 为推动中国小儿神经外科新技术、新理念的普及和提高,促进我国小儿神经外科医生的互相交流和沟通,由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中国小儿神经外科联盟、《Brain Science Advances》杂志编辑部、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21年度第七届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小儿神经外科高级研修班暨中国小儿神经外科联盟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7月14-16日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成功举办,小儿神经外科领域的多位专家、青年才俊及参会代表共聚一堂,奉献一场自由开放、精彩纷呈的学术盛会。识别二维码,即可观看精彩录播 2021年度第七届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小儿神经外科高级研修班合影(2021.7.15)2021年度第七届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小儿神经外科高级研修班…

  • 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指示和重要部署,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贯彻落实科学防治,使我院工作人员都能做好最基本的防护措施,我院应急防控培训组今天继续进行了分级分岗、针对性防控培训。 1月31日下午2时,应急防控培训组对即将进入我院发热门诊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了感染防护岗前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共计54人,时长90分钟。培训会场秩序井然,参加培训人员严格遵守会议室使用规定:全体佩戴口罩、间隔1米以上落座、会场开窗始终保持良好通风。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感…

  •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做为学校的第二附属医院,同时也受石景山辖区管理,作为北京市石景山区发热筛查定点医院,严格落实北京市及石景山区卫健委相关部署,主动研究、迅速制定、切实执行一系列措施办法,科学规范做好疫情防控筛查各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 1月21日,医院党委紧急召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成立由党委领导班子牵头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医疗专家救治小组,并制定发布疫情防治工作方案。并决定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将急诊科诊疗区域整体划转为发热门诊,重构医疗区域划分,完善预检分诊流程,改造基础设施条件,保证正常接诊,和更安全更高效地进行发热患者的筛查和诊疗工作。原急…

  • 又到了夏秋交替的开学季,早晚温差变化大,孩子患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发热、咳嗽、腹痛、拉肚子……让许多宝妈忧心忡忡!孩子生病,家长最揪心的莫过于喂药难题和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其实,在中医里,有许多不用打针吃药的外治疗法,不仅能有效缓解孩子病痛,还能减少药物对身体的刺激。为此,我院特将儿科中医外治疗法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和介绍,为家长们提供一份安心的选择。什么是儿科中医外治?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其是通过药物、手法或器械等作用于孩子体表、孔窍、腧穴等部位,以达到调节经络气血,平衡阴阳、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儿科外治疗法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针对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但生机蓬勃、发育…

  • 近日,一位来自菲律宾的9岁女孩阿什利(Ashley Gaille Tan Shiu)在我院脑肿瘤科迎来了她生命的新起点。罹患高风险脑干及颈髓肿瘤的她,历经多次高难度手术和系统化疗,最终在张玉琪教授领衔的多学科团队共同努力下重获新生。阿什利于3个月前出现头部歪斜、右上肢无力等症状,经当地医院MRI检查发现延髓及颈髓占位,初步诊断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尽管在新加坡接受了活检手术,但由于肿瘤位置极其特殊、手术风险极大,仅完成了少量病理取样,未能实现有效切除。高达四十余万元人民币的医疗支出并未换来病情的根本好转,一家人陷入沉重的经济与精神压力之中。术前影像(MRI)怀着最后一线希望,阿什利一家跨海越洋,来到我院脑肿瘤科求助。入院时,…

  • 随着夏日的炎热逐渐褪去,我们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季节。从中医角度讲:秋季不仅是收获的季节,更是孩子身高管理的黄金时期。《黄帝内经》强调“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季人体阳气逐渐收敛,肾气开始蓄积,为来年的生长发育奠定基础。为什么秋季是身高管理的关键期?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孩子能否长高、身体是否强壮,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而秋季的特点是“燥”,燥邪容易伤及脾肺,影响营养吸收和气血生成。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秋季虽然身高增长速度不如春夏明显,但却是能量蓄积的关键时期。就像树木在秋冬季节虽然地上部分生长放缓,但地下根系却在不断延伸,为来年春天的快速生长储备能量…

  • 2025年3月,为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号召,助力超重人群科学减重,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式开设“多师共管”减重门诊。以“未胖防胖,已胖防病,已病治病”的治疗理念,深度整合中医特色优势与现代医学精准干预手段,为肥胖患者提供科学、高效、可持续的减重方案。一、中西医协同:不止“减重”更重“调体”不同于传统单一减重模式,我院减重门诊创新性融合中医“整体观念”与西医“精准医疗”理念:01 中医辨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针对不同证型,采用中药方剂、针灸、穴位埋线、耳穴压豆等疗法,调节脏腑功能,改善代谢紊乱;02 西医干预借助代谢率检测、血糖血脂监测等现代医学手段,精准评估肥胖诱因,结合生…

  • 近日,我院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消化科、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团队通力协作,成功救治一名遭遇“急性肺栓塞”这一致命危机的老年女性患者,再次印证了多学科协作(MDT)在挽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中的核心价值。病情回放:从解除病痛到遭遇“沉默杀手”急症就诊,绿色通道显高效:患者因“突发剧烈腰部绞痛伴血尿1天”,紧急通过我院“24小时泌尿结石救治绿色通道”入院。泌尿外科团队火速行动,完成术前评估并排除禁忌后,迅速为患者实施了“经尿道输尿管镜激光碎石取石术”微创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成功解除结石梗阻,患者腰腹剧痛即刻缓解。平静之下,“危急”悄然降临:术后第二天,正当患者行走活动时,险情骤生——患者突发严重呼吸困难…

  • 近日,一位饱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困扰20余年的患者,在我院重症医学科通过前沿的免疫吸附血液净化技术,成功挽救了濒临失明的视力,重燃了生活希望。41岁的张女士(化名),同时也是一位10岁孩子的母亲。她在17岁时被确诊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长期受疾病反复发作之苦。本次入院前,她左眼仅有光感,右眼仅存微弱的视力(0.5),但这对于她的日常生活却至关重要。然而三天前,她右眼视力再次“断崖式”下降至0.01,仿佛“黑夜降临”,生活几乎陷入绝境。面对病情骤变,我院重症医学科团队迅速响应,紧急完善了眼眶MRI增强、视觉诱发电位等一系列精准评估,迅速锁定病因——“NMOSD复发,左侧视神经炎急性发作”。虽然团队…

  • 近日,患者孔女士因左侧手腕部疼痛,手指麻木、刺痛、无力,来我院肌骨超声介入联合门诊就诊,经骨科及超声医学科联合诊治,考虑为腕管综合征。诊断明确后,两科室对孔女士行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针刀切割松解术。术后孔女士即疼痛及麻木感减轻。超声引导下行药物注射+针刀切割松解术超声引导下针刀切割松解术肌骨超声介入治疗肌骨超声介入治疗是一种精准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该方法利用超声实时监控及引导治疗器械(如针头),定位到病变部位,进行精准的治疗操作,保证临床治疗的准确性及安全性。一、肌骨超声介入治疗适应症:适用于多种肌骨神经疾病和损伤,包括但不限于:01肌腱炎如冻结肩、肩…

  • 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受九江市残疾人联合会邀请,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玉琪教授一行出席九江市“慈善护航 康复圆梦”公益行动仪式,并签约。此次签约,标志着九江市残疾人联合会、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九江市中医医院三方正式携手,共同开启残疾人康复事业的新篇章。作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我院积极响应国家助残号召,通过医疗技术输出与多学科协作,为残障人士搭建优质医疗资源桥梁。一、公益行动聚焦康复矫治,多学科协作彰显医疗担当本次公益行动由九江市残联发起,旨在通过现代医疗技术为符合手术条件的残障人士提供肢体功能重建与康复服务。根据需要,我院将牵头组建涵盖脑肿瘤科、神经外科等专家…

  • 近日,我院超声诊断科诊治一名肝脏巨大囊实性肿物患者,通过超声造影明确诊断为肝脓肿,并立即在超声引导下实施置管引流术,24小时内引流出脓液近1000ml,患者症状显著缓解。这一病例展现了超声技术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双效合一”优势,为临床提供了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 影像检查陷困境 超声造影“一锤定音”该患者因在外院发现肝脏占位入住我院普外科。入院时腹胀、无腹痛、发热。增强CT和增强MRI均提示肝脏巨大囊实性占位,但无法明确病变性质。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检查:白细胞15.7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3.84×*10^9/L,C反应蛋白128.0mg/L,葡萄糖7.83mmol/L,肿瘤标志物(-),患者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且入院后已出现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