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群园地 >>专题报道

党群园地

专题报道

  • 11月16日,我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斐和总会计师袁继英带领临床业务骨干党员11人,赴核研院昌平基地开展联合学习活动。核研院副院长石磊、党委副书记童节娟参加了活动。石磊对我院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医院一直以来特别是疫情期间对核研院的全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带领参观核研院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和先进反应堆工程实验室的过程中,他全面介绍了核研院的定位、使命和未来发展,通过回顾清华师生栉风沐雨、建设清华核基地的历程,以及总结核研院六十多年来取得的主要成就、特色道路,特别强调了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过程中所形成的200号精神,是激励鼓舞核研院干部职工不断勇攀高峰的文化之魂。王斐介绍了医院的基本情况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工…

  •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宣告着寒冬的降临,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月令二十四候集解》:“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虽然小雪不会太冷,但在小雪节气期间,气温变化比较大,冷空气也会陆续到达,是一个持续变冷的节气。小雪养生:防寒保暖是关键小雪之后,养生关键在于“防寒保暖、避寒就温”。做好身体8个部位的保暖,可有效地保卫人体的阳气,预防疾病的发生。1.脚部: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也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肾和脾的经脉都起源于脚。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因此,寒冷天气千万不能让双…

  • 中医药健康校园行——清华大学义诊活动纪实11月4日,我院健康管理党支部联合清华大学学生中医学社开展校园义诊活动,活动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和疾病预防保健咨询。本次义诊活动是第五届“北京·西山中医药文化季”中医药文化传播“五个一”行动季季行行动之一。 前来义诊咨询的师生络绎不绝,医生们详细地询问每位清华师生的身体情况,仔细进行相关检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为他们量身制定个体化的日常调理方案,并指导合理用药。护士们为师生们量血压、贴耳豆,并讲解合适的预防保健和护理方法。活动现场,“陈式太极拳研究会”的老师们还带领并指导清华大学师生们学习八段锦,以疏通经络,强身健体。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健康…

  • 1、什么是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可以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其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约3-7年出现一次地区性流行。健康儿童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分泌物即有可能引起感染。好发人群为5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然而近年5岁以下患者数目亦有增多。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常为感染后初期典型症状,多数患儿可出现中高度发热,但也有低热或不发热的情况出现。2、支原体肺炎如何诊断及治疗一般临床上有肺炎的表现和/或影像学改变,结合肺炎支原体病原学检查及一般血常规等常用检查辅助判断进行诊断。肺炎支原体病原学检测一般常用血清抗体检测及核酸检测2种。由于抗体产生需要时间且存在各种原因所致的检测假阴性的情…

  • 为持续深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10月28-29日,我院党委组织开展了2023年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暨赴西柏坡参观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党委书记李伟带队,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在职和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共27人参加。10月28日,跟随讲解人员的详细介绍,大家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纪念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在西柏坡的居住地旧址及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等地,深入了解西柏坡的光辉历史及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现场感悟西柏坡精神和“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光辉印记。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党委书记李伟领誓,全体人员在党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词。第一日参观后的交流研讨环节,围绕“加强基层党建,推动医院建设高质量发展”;“…

  •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秋将逝,冬将至。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天气则比较热。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霜降时节气候渐寒如何养生和预防疾病呢? 起居养生霜降时节养生,既要做好保暖又要防秋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养。 重保暖,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睡前建议热水泡脚。防秋燥,这时候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燥易伤津。建议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

  •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院离退休党支部开展离休老党员慰问活动。医院党委书记李伟、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王春兰、离退休办公室李蕾前往老党员家中及养老院,探访慰问我院离休老党员王占纪同志、孟宪会同志、朴育芳同志和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陈好勤同志,向他们送上节日的问候与祝福。李伟书记和老党员们热切交谈,详细了解了老同志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叮嘱家人及养老院工作人员要细心照顾,祝愿他们安享晚年。他表示,离退休老同志们是社会发展变迁的亲历者,为医院发展贡献了自身力量,应在精神上多关怀、生活上多关照,及时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老同志们能享受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老党员们分…

  •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是进入秋季的初始,阴阳二气开始转变,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由热转凉,但三伏天仍在继续,此时常常是“秋已立,暑难消”,导致秋燥症、肺系疾病等频繁发生。因此,夏秋交节之际,养生过季显得尤为重要。古人素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人要顺应四时养生保健,才可延年益寿。那么立秋如何养生呢?饮食上:少辛多酸,慎进补。《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言:“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还可适当食用一些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如小米、薏米、扁豆等,…

  • 6月26日,北京市减重与代谢外科质控中心来院,对我院普通外科二病区开展的减重代谢外科专业诊疗业务进行现场评估。副院长冯兴中出席评估会议。普通外科二病区主任闫巍, MDT多学科团队成员内分泌免疫科副主任吕莺、急诊科副主任倪敏讷、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冯坤、普通外科二病区护士长崔春涛,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参加评估会议。首先,闫巍就一年来我院开展减重代谢外科专业诊疗业务及其质控情况进行汇报,并接受评估专家对专业关键设施设备器械等硬件、临床SOP文件、手术资质、操作规范、具有我院特色的减重中西医诊疗指南等内容的核查。随后,评估专家实地考察并核验了诊疗场所、硬件设备,开展患者访谈,了解患者对手术的认知、认可度及术后反应…

  • 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是万物生长,茂盛发达的季节。此时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因此夏季养生极为关键,《黄帝内经》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疾,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季养生原则根据夏天属性,养生需遵循几个原则:一是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二是清热消暑夏…

  • 在今年夏季的连续高温下,很多人确诊热射病,并且出现严重病例威胁生命,那么,到底什么是热射病,又该如何预防呢?什么是热射病?热射病是一种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高温高湿的气候因素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由于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引起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易发生此病的人群易发生此病的人群包括: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敏感人群;患有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精神与行为障碍、肾脏疾病及糖尿病的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以及户外作业人员,如农民、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

  • 根据《2023年北京中医药“冬病夏治三伏贴”工作方案》,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理论基础,我院自于7月11日启动三伏贴服务项目,今年的主题是“春夏养阳、未病先防”。我院副院长、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冯兴中教授认为,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三伏贴正是秉承此原理。夏天是一年四季当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三伏天又是夏天阳气最旺盛的时段,属于阳中之阳,三伏贴应天顺人、助阳化气,减轻因“寒”所引发的疾病,对提高人体环境适应能力和防病抗病能力具有积极作用。7月11日“初伏”当天, 130余位患者来院接受了“三伏贴”首贴。图1 患者排队进行“三伏贴”贴敷治疗 图2 患者扫码预约“三伏贴”;图3 为患者提供…

  • 7月5日,我院口腔科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围绕主题教育专题进行集体学习,清华大学党建联系指导组成员、纪委委员、保密管理办公室主任熊剑平参加,对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联系指导。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斐,总会计师袁继英,党委委员马永刚,口腔科全体党员及部分群众参加活动。熊剑平在口腔科主任陈晔的陪同下先参观了口腔科门诊和治疗室,了解科室日常工作和人员队伍情况。随后到会议室参加支部组织生活。口腔科党支部书记安靖简要介绍了口腔科党支部的基本情况,以及过去一年科室工作情况和取得成绩。在“第一议题”环节,支委陈洁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

  • 为提高口腔保健意识,纠正儿童口腔健康不良行为,促进龋病预防和儿童身心健康发展,7月9日,我院口腔科党支部举办儿童爱牙护牙主题特色活动。活动组织十余名医院和清华教职工子女走进口腔科,以牙科医师的视角接受体验式教学。小朋友们首先参观了口腔科的科室布局,认识和了解口腔诊疗设备。口腔科党支部党员医护骨干们以动物大森林为主题对科室环境进行布置,以小动物为扮演角色,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解了基本护牙方式、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口腔诊疗工作和相关医疗器械使用等。“牙刷最合适用多长时间?”、“是不是每天刷牙越多次,得蛀牙的几率越小?”、“我们需要多久一次定期检查?”……听完讲解,小朋友们顿时化身“十万个为什么”,党…

  • 5月29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我院内科二党支部在门诊大厅举办以“早诊早治-积极开展结肠癌早期筛查”为主题的科普义诊活动。内科二党支部10名党员骨干、业务骨干参加活动。结直肠癌在国内外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前5位,大多数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经过数年或是十几年发展而来的,治疗的窗口期较长,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结直肠息肉,对于防治大部分的结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结肠癌防治科普、血糖血压测量、护理咨询,以及耳穴压丸、针灸等中医非药物疗法体验等方式,宣教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促进百姓关注肠道健康。今后,内科二党支部将继续举办科普义诊活动,做好诊疗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更好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 6月19日下午,我院内科二党支部、机关党支部赴清华大学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增强使命担当,开拓发展新局”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领导班子成员、总会计师袁继英带队,内科二党支部、机关党支部共15名党员、积极分子参加活动。袁继英带领大家,先后走过清华园的工字厅、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清华大礼堂、新清华学堂等,边参观标志性文物、边讲解清华历史,为大家讲了一堂生动的“移动”党课,使大家感受到了清华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来到校史馆,在讲解员康老师的讲解下,众多照片和资料都变得连贯和立体起来,使大家详细了解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的历史变迁,再一次深刻体会到清华和祖国命运的紧密联…

  •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6月19日上午,我院党委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各离退休党支部共53名党员参加仪式,党委书记赵雨东出席仪式。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王春兰主持仪式。今年,唐金燕、张宁平、刘亚平、张慧芹、布淑琴、侯琳、吴中和、刘云生、王凤娟、朱勇、罗晓霞、刘淑兰等12名老党员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仪式上,赵雨东代表医院党委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代表颁发了纪念章。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代表张宁平同志结合工作经历和入党历程发言,表达了敬党爱党拥护党的真挚初心、和作为共产党员的职责使命。赵雨东向参加仪式的离退休老党员介绍了医院的建设发展情况和2023年重点工作。他强调,向老…

  • 为普及健康知识,增强健康促进意识,我院神内党支部于6月13日赴石景山区老山街道何家坟社区开展义诊活动。神经内科主任乔立艳等5名医护骨干参加义诊活动。神内党支部书记黄方杰牵头组织活动。当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脑血管病、认知障碍和失眠等疾病是神经内科门诊常见的就诊原因。为切实帮助老龄弱势群体,神内党支部主动走近社区,走到老人身边,以中西医结合为主要特色,开展测血糖、测血压、耳穴压丸、针灸、健康及护理咨询等义诊活动。神内党支部表示,今后将继续组织社区义诊活动,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更直接更便捷的健康促进服务。

  • 近日,继新冠带来的“刀片嗓”“水泥鼻”后,耳鼻喉科又出现了很多因“胶水耳”就诊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耳堵闷感”“听声不清楚,像隔了水”“耳痛”“耳鸣”等耳部症状。详细问诊后,我们发现这些患者大部分是在感染新冠病毒转阴后1-2周内出现“胶水耳”的症状。这是为什么呢?经过专科检查后不难发现,这些患者的中耳内可见琥珀色或淡黄色液体,并且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这些都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临床表现。通俗来讲,就是我们的中耳里“积水”了。因为积水的存在阻碍了声音向内传播,我们会觉得耳闷、听声遥远。不过,这个积水和我们洗澡、游泳之后耳朵进的水不一样,它存在于鼓膜以内,不是经耳道进入,在鼓膜没有破损时也不能经耳…

  • 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普及,人们面临眼睛疾病的风险日趋增加。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体中最珍贵的感觉器官,但清楚的视野却离我们越来越远。第28个全国“爱眼日”——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为促进保护眼睛、倡导健康生活,我院治未病科、眼科、推拿科、疾控办于6月6日举办联合义诊宣教活动。 中医认为眼部疾病多因眼部调节机能失常、脏腑功能失调,肝气郁滞、肾气不足、眼部气血不畅、先天发育不足或后天用眼不当, “久视伤目”等所致。活动现场开展了白睛无影成像健康智能分析系统(简称:目诊仪)免费体验项目,该系统可对眼睛进行图像信息的高清采集,通过提取相关形态颜色特征,评估患者眼部乃至全身的疾病,并出具专业健康评估报告。眼科专家从专…